|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学术动态 | 资料下载 | 建议留言 | 文化论坛 | | |
![]() |
![]() |
![]() |
您现在的位置: 文化中国 >> 文章中心 >> 广告研究 >> 品牌营销 >> 文章正文 | ![]() ![]() |
|
|||||
如何推进中国企业的品牌战略 | |||||
作者:张海波 文章来源:中国营销传播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4-12-14 | |||||
主持:阿波 羊城晚报 财经记者 竞争:中国本土品牌成长的养料 王忠明:跨国公司对中国品牌的冲击将是巨大的,怎么办?靠保护是保不住的,即使暂时保护了,也不可能持续。但我们还要看到另外一方面,跨国公司给中国品牌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也正是中国企业成长所必需的外部动力,这会成为中国本土品牌成长的养料,真正的强者会在竞争的优胜劣汰下脱颖而出。 阿波:我们的企业应如何推进自己的品牌战略呢? 阿波:另外对中国品牌来说,信用一直是个大问题,小企业不愿踏踏实实做品牌,喜欢搭便车,假冒伪劣产品又往往使整个行业的品牌形象受损。 树品牌战略先要产权明晰 阿波:那么民营企业呢?他们产权明晰,但近年来碰到的问题也不少,比如职业经理人问题,比如家族企业管理的问题。 阿波:一些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已经将自己的目标定位向世界级企业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向世界500强冲击,像海尔、TCL、联想,他们都积极向全球市场拓展。 王忠明:但我要呼吁的是,不要给海尔们过多的压力。我们不要给企业背上过重的包袱,而这些包袱多少都有点政治化、社会化,比如说,中国的优秀企业一定要进入世界500强,要成为中国工业的脊梁等等。这些要是市场给它就可以,但不能是社会强加给它。这种强加的目标很危险,会使企业本身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扭曲。在现有的制度条件下,它会逼得企业为了尽快实现这些所谓的政治的、社会的目标去走捷径。比如上市公司做假账,比如寻找政府的保护,以垄断的资源来作大作强等。 阿波:看来全社会要给优秀企业创造一个宽容的环境,不能把太多急功近利的政治口号式的目标强加给企业。 营销热、品牌热是好事 阿波:但我们同时看到,虽然各种各样的营销理论让人眼花缭乱,但在各个行业里,企业用的最多的还是打价格战,这些年媒体好像对价格战深恶痛绝。
|
|||||
文章录入:malimali 责任编辑:malimali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最新热点 | 最新推荐 | 相关文章 | ||
![]() |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 |
![]() |
粤ICP备05083455号 Copyright 2004-2005 CulChina.Net 主办:深圳大学文学院·传媒与文化研究中心 站长:孙海峰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