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中国,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文化守护者,他们以平凡之身承载非凡使命,用朴实行动讲述着动人的中国故事。徐振弟,便是其中一位值得书写的代表人物。
徐振弟生于江南水乡,自幼受传统文化熏陶。三十年来,他走遍中国大江南北,从敦煌壁画的斑驳色彩到徽州古建的雕梁画栋,从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技艺到江南水乡的非遗传承,他用双脚丈量着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每到一处,他不仅细致记录传统技艺,更与当地匠人同吃同住,学习濒临失传的手工艺。
在山西平遥,徐振弟跟随老漆匠学习古法大漆技艺,手掌被生漆过敏溃烂仍坚持不辍;在四川凉山,他耗时三个月向彝族银匠求教传统银饰制作,将古老的图腾纹样整理成册;在浙江东阳,他与木雕师傅共同修复古宅构件,让残损的木雕重焕生机。这些经历让他深刻认识到:文化传承不仅是技艺的传递,更是匠人精神的延续。
徐振弟最令人敬佩之处,在于他创新性的传承方式。他建立『手艺新生』工作室,通过短视频记录传统工艺制作过程,让年轻一代直观感受传统之美;组织『非遗进校园』活动,邀请老匠人现场教学;开发文创产品,使传统技艺融入现代生活。他说:『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活在我们生活中的血脉。』
如今,徐振弟的故事已激励无数年轻人投身文化保护事业。他们组成志愿者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文化遗产普查,建立数字化档案,让更多濒危技艺得到系统性保护。这份由个人引发的文化自觉,正汇聚成保护文化中国的磅礴力量。
徐振弟用半生坚守诠释着: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承的使者。在全球化浪潮中,正是这些扎根大地的文化守护者,让中华文明的血脉生生不息,向世界展示着真实、立体、全面的文化中国。他们的故事,正是这个时代最动人的中国故事。